
在產前班學甚麼?
新手媽媽對分娩過程、照顧新生BB等方面都缺乏經驗,很多知識都需要從頭學起,而產前班就為一眾新手媽媽提供支援和指導,令準父母作好充足準備,迎接BB的來臨。
產前班就為一眾新手媽媽提供支援和指導,令準父母作好充足準備,不同的產前班教授的內容都有所不同。
- 自然分娩過程
- 住院生產準備
- 產兆及呼吸技巧
- 產後保健,如何處理惡露、傷口等
- 認識坐月、飲食要注意的事項
- 新生兒生理概況及照顧注意事項
- 母乳餵哺的姿勢、上奶技巧及如何貯存母乳
- 日常照顧寶寶的技巧,如沐浴、換尿片、便後清潔、掃風、抱嬰兒手勢等
參考
資料由婦產專科羅樂欣醫生監修
相關文章


和胎兒的心靈對話
根據外國的醫學報道,寶寶在準媽媽的腹中已經會看、會聽、會用肌膚感覺許多事物。經常跟胎兒說話,把情感、心緒和思考傳達給寶寶,更可以有效的刺激他的腦部發育。由於肚子愈來愈大,孕媽身心都容易出現不適。媽媽可不妨試試孕期運動,除了能保持身體健康外,更能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,認識其他同樣懷孕的媽媽,舒解身心。

帶著懷孕的身體去上班真的很疲累,是否應該吃多一點以補充能量?
熱量攝取視工作性質而定。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的準媽媽需要額外的精力,所以熱量攝取可以增加。而辦公室媽媽每天所需熱量應該與一般孕婦無異。如果吃的分量多了,但活動量卻不如以往,或會有過胖的風險,過胖會增加患上妊娠糖尿的風險。

別擔心BB唔掉頭!拆解BB掉頭情況
胎兒浸泡於羊水中,因頭重腳輕的關係,自然會呈現頭下腳上的狀態,這姿勢在生產時最為順利。在懷孕36周後,大部分胎兒都已轉為頭向下,若胎兒仍然腳朝下,稱為「胎位不正」。醫生會與孕媽商討人手調頭或剖腹生產。人手調頭的過程中,醫生會在超聲波監察下於腹部子宮位置施力,將胎兒轉位。

聽說懷孕不應吃魚生,真的嗎?
未煮熟的魚生可能含有危害孕婦和胎兒健康的寄生蟲和細菌。以沙門氏菌為例,孕婦受感染後輕則會出現肚瀉,重則會經血液入胎,影響腹中胎兒的健康。因此,建議孕婦避免食用魚生刺身,如光顧壽司店,請選擇完全熟透的壽司食材。


產假前後,應如何為工作安排做好準備?
對於身為上班族的孕媽媽,如何能在懷孕時兼顧胎兒健康與事業發展,相信會是很關心的事。孕媽媽可在產假前後為工作作好適當的安排及準備,以下是有關建議。

首現初期懷孕徵兆
剛懷孕時,無論是體型還是體重都跟懷孕前差不多。孕媽媽第一個能察覺的徵兆就是月經遲遲沒有來!體溫比平日高,而且經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覺。另外,受雌激素濃度上升影響,乳頭和乳暈的顏色會變深和敏感,出現腫脹和疼痛,以及皮膚狀態變差等常見徵狀。而懷孕2個月時,寶寶各種器官原型開始陸續出現,胎盤、臍帶也開始發育。


有人說懷孕不應該吃辣,但一碗麻辣米線應該沒大礙吧?
關於懷孕,總是有許多奇奇怪怪的風俗禁忌,還有各種叮嚀。孕婦可以吃米線嗎?吃辣對於孕婦有影響嗎?孕婦是可以吃米線的,但是建議少吃。到餐廳點選米線時,也應盡量避免吃辣。但如果孕婦過量攝取辣食,可能就會刺激腸胃蠕動,甚至因而令子宮收縮並導致肚痛抽搐之感。

迎接BB到來~ Get ready!
在懷孕40周,寶寶發育成熟,隨時準備出世。胎兒向子宮下方移動。產婦因為膀胱和直腸被壓迫,或會造成較嚴重尿頻、便秘、大腿根部和恥骨出現痛楚等問題。同時, 產婦的身體會為迎接分娩作準備,例如增加分泌物令子宮口更容易打開、製造真正陣痛前的「前驅陣痛」等。孕媽可能會感到不安,但既然已來到快將和寶寶見面的這一刻,媽媽應更感到放鬆開心。如果發現自己有見紅或穿羊水的情況,表示快將分娩了,應儘快前往醫院。



胎教剌激腦部發展
懷孕期間,胎教是許多準媽媽很在意的事情。新手爸媽都喜歡自己的小孩能贏在起跑點上,研究顯示,好的胎教真的能讓小孩得到全方位的發展。而胎教方法也有不同種類,各自也有不同的好處。

使用驗孕棒小知識
驗孕棒是大家最熟知的驗孕工具,使用方便,月經遲了兩星期就可以用作初步驗孕。使用前要先看清楚說明書,驗孕結果多為以一條線為未受孕兩條線為已懷孕。當證實懷孕後,要戒煙酒,亦可按醫生指示增加葉酸攝取量。懷孕後容易情緒不穩,可以跟丈夫傾訴,保持心情愉快。


孕期經常口淡淡,很想吃零食,有健康零食可推介嗎?
準媽媽常常會感到肚子餓,又或者口淡想吃零食,因此除了早午晚三餐外,很多時在正餐之間也喜歡吃小食。懷著小寶寶的準媽媽,可以選擇堅果類零食,惟不建議吃經油炸,添加油和太甜太鹹的堅果零食。同時準媽媽需注意不宜過量進食堅果,每天應只進食1至2湯匙分量的堅果。


甚麼是「超聲波/Ultrasound照閃閃」?
超聲波是診斷檢查中十分常用的一項技術,不但安全度高、近乎零輻射,應用範疇更非常廣泛,除了產前檢查,前列腺、心臟等部位異常也可靠超聲波掃描一探究竟。用超聲波/「Ultrasound照閃閃」檢查胎兒心跳,確認胎兒是否生存,及受精卵是否成功著床並形成胎囊,即包覆寶寶的袋。 超聲波還會確認胎兒數目,如果是多胎懷孕的話,由懷孕至分娩期間需要做出特別應對。